为什么我们周围的便利店变多了
记得也就还是5年前,周围的便利店还都是传统的小卖部模式。简单来说就是个体经营,店面空间不大,货品齐全,现金结账。
现在,我们周围的便利店不仅数量更多了,而且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比如个体经营转变为连锁模式,大量的物美,便利蜂,7-11,全家,罗森,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。店面空间也变宽敞了,小的20-30平米,大的可能有50-60平米,类似于一个小型超市大的规模了。便利店的货品不一定要覆盖日用百货,但是常用的一定要齐全且丰富。支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,现金结账越来越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方便的手机支付,基本做到了手机在手,钱包不掏的程度了。
便利店越来越多肯定有各种原因,我只说说我体会到的一些感受。这些观点也许不够准确全面,但也是我观察和思考的结果,希望对这个方面感兴趣的你有些启发和帮助,也算我这篇文章有价值了。
记得大概在2014年,那时候我刚开始有跑步的习惯。每次跑步开始的时候,我都会将一些零钱放到腰包里,目的就是跑完步之后可以买些饮料和零食,以便补充运动流失的水分,且回家可以有的吃。等到后来突然发现手机支付越来越普及,便利店,水果摊,快餐店都可以扫二维码付款了,那么再带零钱也就没有必要了,拿着手机出门就可以。便利店售卖的饮料种类也增加了很多,比如矿泉水,碳酸饮料,果汁,咖啡,啤酒,应有尽有。
虽然上面只是很小的一个点,但确实让我印象深刻,因为它是对我生活习惯的改变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这种快捷的移动支付也极大的促进了便利店的发展。推荐一本书,《零售的哲学》,这本书写的是7-11便利店的经营之道,其中就提到了7-11便利店的上货策略,主要是靠店长对货架商品的感知能力,比如最近什么好卖,附近的人群需求,以及自己对未来的预判。这种方式对人员要求比较高,在便利店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就显得不合时宜了。而移动支付天然就将这些数据通过电子交易的方式记录了下来,再配合目前越来越广泛的大数据应用,判断单一门店,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城市的门店供货策略,都快速准确了很多。
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,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上班族,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的。刚工作的时候,租房成为了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。其实仔细想想,租的房子就是睡觉的地方,很多人都不会去做饭,厨房的利用率越来越低。现在的职场人平时或者周末,解决一日三餐的方式是,要不下个馆子要不点个外卖,而便利店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个选择。下班路上顺手买一份便当,立等可取,加热即食,剩下来的时间或娱乐休息,或学习提升。同时,各个行业也都在不断变化,竞争激烈,加班在所难免,也推动这种快餐文化在不断壮大。
以上这些种种现象都反应了生活节奏的变化,而再怎么变化,一日三餐,饮料零食是不可避免的。这种需求对便利店的货品有很大的影响。现在711,全家,罗森有很大的店铺面积卖的都是速食,比如便当,套餐,关东煮,三明治,牛奶,沙拉。面积大一些的还提供用餐位,直接可以即买即吃了。
便利店还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热门商圈,大型社区附近,很多都是24小时营业。这在晚上或者午夜的时候,是十分方便的。试想晚上11点下班,这个时候肚子饿了,超市关门,外卖打烊,家里正好零食吃完了,去便利店看看也许可以有所收获。
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,便利店也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。这几年流行的新零售概念,先后诞生了生鲜连锁,水果连锁,以及各种服务于快递的便利柜,比如丰巢。而传统的大型商超除了在电子支付做出变化以外,对便利店的扩张也是一大趋势。在北京这个代表是物美,其开店数量是对标7-11和便利蜂的,货架摆放,经营模式也。
美国和日本的便利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,在规模,经营模式上已经比较成熟了。在中国这个不断快速发展的环境下,便利店的模式一定也会有自己的特色。线上线下配合起来,才是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