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的感觉

城市的感觉

一个城市带给人的感受,或者说让人有一定归属感,我想大多数应该取决于他所居住的环境吧。

虽然每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,都会有些 自豪的说自己来自北京,不过紧接着就会确切地定位到延庆。延庆应该可以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,依山傍水(海坨山或是八达岭,妫水河),风景如画,碧水蓝天, 远不像城里面这样灰蒙蒙的,但同时由于产业单一,主要是旅游和建筑业,延庆基本也算是北京发展最慢的地区了,不过这也不能妨碍它对于我的养育之恩。在那里 生活了19年之后,我从大山的那边来到了大山的这边,来到了这座繁华的大都市——北京。由于学校坐落的位置,海淀区应该可以算作我的第二故乡了,毕竟在这 片土地上业已漂泊有五年多了,多少培养出了一些感情。而我去的最多的另外一个区就应该是石景山了,虽然我在那里住过的日子加起来也屈指可数,但对它变迁的 记忆,却是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,直至现在。

第一次去石景山记不清是几岁了,反正是很小的时候。那时候从延庆到北京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,我 们到北京的路线说起来都有些好玩。先从我家坐车到北京和河北交界的一个小车站,然后再倒中巴车坐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县城,其实就是和我们县挨着,那 大概也需要两个小时。然后再从那里坐火车,绕个大弯再从北京西北进京,最后到达石景山的三家店站,坐火车大概得花四个多小时左右,这么算下来,来我姨家一 次就需要六,七个小时。所以我那时候的记忆就是,早晨天没亮就走,等到我姨家都过了吃午饭的点了。那时候她家还是平房,院子很大,经常和他们家住房的小朋 友玩。记得当时有户唐山来的人家,他们说话我基本听不懂:<,而且还经常和他们家的小孩打架,不知道现在见面还能不能认识了。后来交通方便了,就可 以坐919来北京了,也不用那样费尽周折了,时间也缩短了不少。而我姨家的住户也渐渐多了起来,基本都是外地来京务工的,也有过周围的学生住户。其实就我 的感觉,石景山在北京算是容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外来务工者,一来那边相对于北京中心地区距离远,所以房子价格能省一些,二来交通比较发达,比如1号线的终 点站苹果园就在石景山的核心地带。渐渐地,随着城市的发展,石景山也逐渐地发展起来了,一片片的平房被拆迁掉,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。我姨家的 房子也在前两年被拆掉了,所以在现在两限房还没入住之前的,只好暂时寄人篱下地租房住了。虽然现在的条件有点差,但是那只日可待的新居在一天天的临近,而 我也为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。毕竟自己的家,才能真正有家的感觉。而我,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呢,是不是还有些遥远,maybe.

本 周末正好赶上我小外甥女的生日,也没有其他的事情,所以收拾了一下东西就赶过去了。为了不太耽误时间,我一如既往地坐到了西直门,然后倒地铁过去。这中间 又不得不提西直门的地铁。这个地上高楼林立,交通发达(看看西直门立交桥,你才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饿立交桥),火车城铁聚集,地下还有2号线经过,能把这 么复杂的工程规划的有条有序还真难为了规划部门。不过现在那里的地铁换乘真是复杂,13号线倒2号线你得走两里地,而下了公交再换乘地铁也巨复杂,绕个大 圈才能进去。有的说法是为了疏散人群不至于太拥挤,有的说法是地下还有其他的工程,这都是临时的。不管怎样,便民并且有一定合理性才是根本,不能让百姓在 去那里之前总是先皱一下眉头。

待到了苹果园地铁出站口之后,一切还是那么的繁华,车水马龙,小商小贩众多。最让人苦笑不得的是,一个公共 厕所的两侧竟然是红火的小吃,真够有口味的了。晚上给小家伙过生日,不知不觉都长成小大人了,不过对我依然还是那么的热情。也是,本科的时候,有时间去我 姨家的次数也不少,也算是看着他慢慢长大的,在此祝她生日快乐!由于吃晚饭天色已晚,第二天学校又没有什么事情,所以就在那里住了一夜,第二天下午才往学 校赶。依然是坐地铁回来,从苹果园开始,上车的人数就不断增加,到了1,2号换乘的复兴门站,车厢里依然挤得满满的了。其实有时候蛮喜欢这种穿梭在人群中 的感觉,茫茫人海,奔向自己暂时的或者是奋斗的目标,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。

回了学校,又回到了海淀,这片住了有五年多的土地。前方的路依然漫长和崎岖,而我也将在这片沃土上演绎我的精彩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